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收益直接产生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外贸企业利润空间有限,多为3%至5%,2%的升值幅度将直接抵消外贸企业尤其是出口型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收益直接减少,企业发展面临挑战。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收益减少,而消化这部分减少的收益仅靠出口企业难度较大,特别是中间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一旦消化不了,这些出口产品就会回流国内市场,对国内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同时,出口份额也会相应减少,出口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整体收益降低。
2、部分企业将举步为艰
在人民币升值幅度一致的情况下,由于行业的出口弹性不同,不同行业出口增减趋势及幅度不同。(注2)对于技术含量不高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较大的,特别是靠低价竞争、利润空间很小的企业,尤其是原材物料靠国内采购的小型出口企业,如食品制造加工、金属冶炼、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等行业,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口将受到极大负面影响,甚至部分企业将面临亏本经营乃至倒闭的严峻形势。
四、抓住机遇、化解升值压力,加强经济及外贸企业发展
(一)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降低负面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应把握住人民币升值对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同时,面对升值压力,则需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降到最低,主要内容为:
1、通过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作用,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
2005年7月,人民银行决定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短期来看,需要通过加强资本管理,并通过其它宏观政策手段消除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经济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于有实际交易需求的资本流动,比如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银行直接持有更多的海外资产、大型中资跨国公司的全球资金调拨等应逐步放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减压”。但是,另一方面,对于短期资本流动严格管理,加强控制,将是保证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和汇率制度调整的重要保障。
此外,还可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供选择的方法包括:(1)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对新增非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准备金要求,从而降低银行支付给新增非居民人民币存款的利率;(2)使境内美元利率高于境内人民币利率,提高境内居民借取美元的成本。人民币现已升值2%,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作出了进一步预测,行程升值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投机资本的流入,境内居民也可能通过借贷美元进行套利,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冲击,较为可行的做法是适当提高境内美元利率,使其高于境内人民币利率,采取措施限制居民通过获取美元进行套利。
通过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为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2、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我国出口商品相当一部分属于低价格弹性的生活必需品,即使再降低价格对需求的拉动也不会太大。部分高价格弹性的商品原本就比较廉价,进口国反倾销的呼声已经很高,再降低价格会使情况更糟。人民币升值后会导致出口下降,外需下降,应通过扩大内需的政策来进行弥补。人民币汇率升值自动扩大部分内需,但这部分新增的需求将主要被对外国产品的需求所吸收,发展刺激消费的政策,扩大内需。
3、实行结构调整政策缓解失业压力
我国的失业情况属于产业结构造成的结构性失业,而非周期性失业,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应实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中小企业及第三产业发展,以缓解失业压力。
4、通过改革开放和政策调整鼓励外贸企业发展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建立规范成熟的对外开放体系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外贸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仍需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区域,重点是经济发展与开放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是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不仅对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与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紧密相关,是实现国民经济西进战略的关键因素。
同时继续推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向纵深化方向发展,提高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加快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多地吸引西方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参与国际间高层次的水平型分工,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从而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加强出口产业政策管理 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4(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