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人物史评论题目
郑州106中学 李杰
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题目的选修部分采用二选一的模式,即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以下简称人物史)中选做其一。就近几年对宁夏卷的得分统计情况而言,总体上人物史的得分明显较高。鉴于这一特点,笔者在对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型的分析基础上,结合指导高三学生复习过程中的教学体会,探讨此类题目的突破方法,以期能与同仁们相互借鉴学习,更加有力的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一、历年试题分析
纵观07年到10年各省的高考题目,人物评说题目主要的分布为:
门类 考点人物 高考试卷
古代政治家 康熙 10年江苏(25题B)
曹操 10年新课标(47题)
东西方先哲 孔子 09年广东(32题)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人物 拿破仑 08年江苏(24题B),
华盛顿 09年福建(41题C)
亚洲觉醒先驱 甘地 10年福建(41题B),09年江苏(25题B)
梁启超 09年海南(32题)
孙中山 09年宁夏(44题C),09年福建(41题C)
凯末尔 07年广东(32题),07年海南(32题)
无产阶级革命家 陈独秀 08年海南(32题)
杰出的科学家 沈括 08年宁夏(44题)
牛顿 07年宁夏(42题D)
从分析试卷并归类来看,近几年的此类题目有几个特点:
(1)对于亚洲革命觉醒的人物和欧美的革命人物考察较多。特别是孙中山和甘地,多个省份连续进行考察。
(2)教材以外的人物开始出现并有增加趋势,如2010年的曹操就是一例。
(3)试题多处在试卷最后位置,所以对于大题量的文综试卷,其做题时间会受一定影响。
(4)此外,具体使用材料多是新材料,新观点,无法直接在教材上找到答案。
(5)材料的内容上,多是总结人物观点或思想,另外是后人对历史人物的观点介绍。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当前文综考试的倾向很明确,主要就是对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因此,我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就要抓住其出题的方式和角度,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针对性训练,有的放矢。
二、例题解析本范文由范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范文,请点范文格式范文查看
从近几年高考此类题目问题的设置角度来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人物分析题,即从材料中要求提炼出人物的思想及主张,并对该人物的具体主张和思想做出评价,多数题目归为此类;我们以2010年福建题目为例。
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 ——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摘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摘自[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
解题思路:这道题目中着重考察高考要求中考核目标,即要求学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掌握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解读材料,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能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分句解读甘地的主张,材料一可以基本看出甘地对于土布经济的认识,提取的有用信息为:一是认为其关心人;二是土布经济跟工业文明不相容;三是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没有剥削,四是主张自愿合作。材料二即是对甘地思想的评论,认为其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识过于偏颇。材料三学者认为甘地的经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1)问重点考察学生对材料一观点的概括和描述。第(2)问意在对整个材料的全面概括和总结,并调动所学知识,能全面客观的评价事物。在对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得出答案:
(1)提倡土布经济;反对剥削,抵制西方工业文明;保持印度的乡村经济;鼓励人们互相帮助与合作。
(2)进步性: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其非暴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抵抗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后来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做好人物史评论题目(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