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27153 浅议员工心理契约及其影响因素 (字数:7872)摘要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心理联系。心理契约来源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它是属于精神层面的隐性契约,雇员和雇主之间并不像书面合同那样直接明了的表达各自的意思。组织与员工之间的的交换行为不仅..
XCLW27153 浅议员工心理契约及其影响因素 (字数:7872) 摘要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心理联系。心理契约来源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它是属于精神层面的隐性契约,雇员和雇主之间并不像书面合同那样直接明了的表达各自的意思。组织与员工之间的的交换行为不仅仅是金钱与劳动的交换,还存在着心理层面的交换。正如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员工作出的全部贡献一样,组织也不能将报酬简单地等同于金钱。心理契约正是组织成员与组织间交换信任关系和相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这种期望隐含着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和默契关系。 在关于员工心理契约的研究上,我们希望能界定其概念,明晰其特征,识别其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从契约、心理契约的概念界定上入手,简要介绍了心理契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心理契约的理论来源和心理契约的二维、三维和多维结构和动态性、主观性和内隐性等特征,论述了当前阶段对于心理契约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 关键词 心理契约;结构;特点;影响因素 目录 摘要 I 一、 引言 4 二、 相关研究综述 5 (一)相关概念 5 1. 契约定义 5 2. 心理契约 5 (二)国内心理契约研究概况 6 1、按每年发表范文数量统计,我国心理契约研究分三个阶段。 6 2、按作者所在机构,研究机构较集中。 7 3、按基金资助级别看,国家较为重视。 7 4、按研究内容看,主要分为综述型研究、理论型研究和应用型研究。 7 (三)国外心理契约研究概况 8 1、概念形成阶段(上世纪60—80年代) 8 2、概念发展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 8 3、实证研究阶段(90年代-至今) 8 三、 心理契约的理论依据 9 (一)社会交换理论 9 (二)公平理论 9 四、 心理契约的结构 10 (一)二维结构 10 (二)三维结构 10 (三)多维结构 10 五、 心理契约的特点 12 (一)动态性 12 (二)主观性 12 (三)内隐性 12 六、 心理契约的影响因素 13 (一)外部因素 13 1、组织所处位置 13 2、组织工作环境 13 (二)个体内部因素 13 1、年龄因素 13 2、性别因素 14 3、受教育程度因素 14 4、价值观因素 14 参考文献 15 浅议员工心理契约及其影响因素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阿里巴巴旗下员工工作心理与行为.. | 下一篇:康恩贝集团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及.. |
点击查看关于 员工 心理 契约 及其 影响 因素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