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励机制
组织行为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都对“人”这一企业经营者有了一个全新、深刻的认识——企业员工都是“社会人”、“复杂人”,他们不但单单有经济方面、物质利益方面的追求也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创造条件,完善多渠道的激励机制,根据不同的员工类型,满足他们在物质利益和社会心理的多方面需求,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成长环境,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谋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成为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劲动力。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高低和发展程度。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力。(1)薪酬激励。薪酬激励是指根据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不同的报酬形式,设计出以薪金、奖金、股权、退休金等构成的激励计划,以调动员工积极性。(2)工作激励。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适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在工作的分配上要注意把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同员工的自身条件结合起来,用人所长, 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同时,工作的分配要能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就要使工作的要求和目标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真正激起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3)情感激励。情感激励是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进而激励员工。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管理者对员工的关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为此,要经常与员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倾听群众的意见,建立正常的沟通渠道,进而增进了解和信任,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2.绩效评估
中小家族企业缺乏科学严格的绩效评估制度,这不仅会扭曲和削弱激励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也将使企业陷入管理监督困境。因此,中小家族企业应根据绩效评估反馈的信息做出人力资源决策,并指导人事决策与调整、人力资源规划、激励、薪酬以及工作分析,公司把招聘决策及绩效评估当作是企业逐步走向规范与成熟的具体表现。完善的绩效评估不仅是员工个人利益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科学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内部运营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益的合理化方法。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特别是绩效目标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要往哪里去,企业管理者想要什么,公司宣扬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将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
(四)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制度环境
1.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在推动体制创新、弥补市场缺陷和健全有利于民营家族企业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民营家族企业人才工作在全社会人才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对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制约因素的研究。二是政府应通过提供高效率的公共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人力资源环境。对民营家族企业来讲,他们往往并不奢求政府给予特殊照顾,只希望取得公平的“国民待遇”。政府不仅应在外部人才政策环境上给企业松绑,还应进一步提供企业所需的人才信息服务,创造有利于民营家族企业发展的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政府部门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为民营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2.加快制度建设,促进体制创新和代际交替的顺利进行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还需要解决好企业内部产权、治理结构与核心人力资本作用发挥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这既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和实现代际顺利传承的必然要求。
首先,家族企业主可通过进一步明晰企业产权,实现产权多元化,让家族成员以外的其他创业者和投资者以及拥有特殊人力资本的核心员工拥有企业产权,为最终建立股份制公众公司奠定基础。其次,在承认金融资本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核心人力资本是更具有主动性的资本,依靠他们才能实现金融资本的保值增值。肯定人力资本的地位是民营家族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一步,它还是保持民营家族企业持续发展动力的深层制度基础。最后,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创造条件,加快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为建设好职业经理人队伍,一方面要克服家族企业根深蒂固的“家文化”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可能发生的职业经理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五)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其灵魂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应反映企业奋斗目标,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体现员工的意志和利益,因此,中小家族企业在不断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对手难模仿的企业文化。塑造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进行。
首先,企业要积聚人才,善用能人,重视职工素质的培养,树立良好的公司内部形象,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企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是企业飞速发展的基础。
其次,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经营理念,即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经营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
最后,企业要经常举办一些团体聚会活动,团体活动根据公司的员工特点分成若干个小团体,这样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一个人可以根据各种角色身份参加不同的团体聚会,通过开展了良好的社交活动,使员工和员工之间有了很好的交流以及相互谈论的机会。企业靠的就是一个团队共同的力量,企业的文化是靠大家共同来创造和传承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是中小家族企业吸纳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玲艳:《2007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人力资源管理杂志社,2007版
2. 黄孟复.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3. 陈清泰.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关于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三大问题[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1,2.
4.张炳坤、罗明忠等:《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企业成长的视角》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版
5.高尚全.民营经济发展仍有三重障碍[J].中国产经新闻,2001,1.
6. 张育贤、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5,(3),P10~12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