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管理内容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视野广阔,内容丰富,不局限于本组织,而是注重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人与事、人与环境的协调配合。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为本组织招募新人,填补空缺,基本上只考虑工作人员的招考、录用、考核、奖惩、工资、福利、退休等微观的业务活动,监督执行“进、管、出”各个环节的有关规定。
三、江苏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江苏徐州经济开发区概况
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区内建有国家级的“中国徐州民营科技园”和省级的“江苏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是徐州市规模最大的省级开发区。目前,区辖面积25.6平方公里,人口4.1万,拥有各类企业450家,其中工业企业155家,在全省6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排名第19位,初步形成了“一区两园三基地四支柱”的园区建设和发展格局,是徐州市企业比较集中、设施比较配套、特色比较鲜明、环境比较优良的工业聚集区。工程机械、特色电子、新医药、高新材料、现代食品等优势产业均呈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些主导产品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工程机械多项产品均保持全国第一;天宝科技的汽车音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并且已被认定为美国福特全球供应商;万邦生化的胰岛素原料市场占有率高达65%;赛摩拉姆齐电子皮带称、称重给煤机等动态称重电子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0%,高精度自动采制样设备市场占有率达50%,均处于行业第一的位置;区内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位列全国外资企业500强。工程机械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8.3%,特色电子产业产值占11.2%;工业主导产品特色鲜明,已经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品基地、胰岛素产品基地和电子皮带称产品基地。
(二)江苏徐州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1、 组织架构
开发区成立伊始,员工仅20余人,98年增至170人。随着人员扩充,组织机构亦随之扩大,最初管委会内设共有4个部门(如图A),2001年发展到17个局处(如图B),目前为14个部门。组织结构形式基本上属于职能制。
管委会早期组织架构图A
管委会2001年组织机构图B
招商局 经济发展局 科技环保局 财政局 财务处 规划处 市政处 秘书局 组织人事处 劳动局 机关工委 宣传处 社会事业局 教卫处 建设局 建管处 房管处
2003年徐州市委、市政府批复徐州经济开发区“三定”方案,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党工委为市委派出机构。管委会、党工委下辖党政办、组织人事部、招商局、财政局、经济发展局、建设与环保局、社会事业局、纪检监察室等8个行政职能部门(如图C),招商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科技创业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建管处、房管处等6个专项服务的事业单位及中介机构(如图D),重点是加强了机关的服务功能和招商力量。
管委会现行组织架构图C
管委会现行组织架构图D
2、 职位分类
职位分类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细致、复杂的基础性工作,它是对组织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类,确定工作职位。开发区的职位按职级分为六大类:主任(书记)、副主任、局长、副局长、科员、办事员(如图E)。
管委会职位分类图E
3、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根据开发区具有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的双重职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探索,开发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初具雏形:(1)、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招聘机制,管委会所需的工作人员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2)、打破工作人员的身份、编制界限,推行全员聘用制,干部聘任制,打破铁交椅,铁饭碗,使干部任用能上能下,工作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升能降;(3)、推行绩效考评制度,实施目标化管理。按照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考评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标准和要求。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使用、升降、待遇挂钩,形成优胜劣汰的选用机制;(4)、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重视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每年都分层次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在开发区内倡导善于学习、乐于进取的精神,使管委会逐渐成长为与时代同步的先进的学习型组织;(5)、倡导人本主义观念,健全员工激励机制,实施多元化激励。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激励和成就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激发起各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开发区建立了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目标考核体系,完善了全员行政合同制、工作目标责任制、激励差别分配制和末位淘汰制四位一体的动态人事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开发区大发展,组织人事部门在2001年开发区机构改革完成之后,建立和完善了以岗位目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机制、工作业绩与薪酬挂钩的激励机制、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合理流动的重组机制,旨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冒得出。为此,相继制定、出台了《徐州经济开发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聘任制暂行办法》、《徐州经济开发区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徐州经济开发区年度目标任务书》、《徐州经济开发区薪酬制度方案》、《徐州经济开发区请假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推进开发区的二次创业提供制度保障。
(三)江苏徐州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 体现分类管理;
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既行使一级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又区别于地方政府的机构、人员设置,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为主。因而开发区推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既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又借鉴企业、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合理和精华部分,对管委会工作人员实施灵活机动、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
2、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开发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员工的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培训、工资、辞退等各企管理环节,都注重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利于激励工作人员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对传统人事管理“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突破。
3、具备新陈代谢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比较研究——以江苏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例(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