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之职能,首在成事,而非做事。授权是成事之有效分身术,如主管把持过甚,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必无法成事。”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要“精于授权”,即“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主要抓战略决策,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主要授权下边去办”。米勒所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谈到一位企业总经理的领导艺术时说:“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摆脱幻想,完全控制——事事都插手,既不可能又不需要。有趣的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发现,不试图完全控制,反而能得到更大的权力——完成事情的权力。”这里所说的,正是“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最佳管理境界。
日本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我虽然是经理,但是我并不是站在前头拼命工作,而是站在后面由各从业人员来替我做事”。一个企业经理应“去引导部下而不代替他们”。美国H•米勒认为“真正的领导不是要事必躬亲,在于他要指出路来”。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一位最佳的领导,是一位知人善任者。而在卜属甘心从事于其职务时,领导得要有约束力量,切不可插手干涉他们”。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松下先生谈起他的经营之道时说“只有坚持经营的基本方针,有使命感”,“就要尽可能地分散权限”,“下面干什么都可以,没有必要限制,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这是对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思想的具体说明。最好的领导者是能帮助人,让人不需要他。领导者的责任在于既要做到你在领导,又要做到别人并不认为你在干预他。
道家所主张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思想,同现代管理学家所提倡的“分级管理理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一般说来,首脑提出“目的”,各级主要负责人将它变成“目标”(达到目的战略),中层管理者将它转为“方针”(达到目的的方法),一般工作人员将它转为工作“步骤”。在这里,现代管理学家要求企业家在实践中善于识别、选择人才,一旦选定录用,就要充分予以信任,通过授权和分权,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监督,各司其责,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实际上,任何一位高明的企业家的管理幅度都是有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只能造成管理系统的混乱和低效。只有分级管理,才能使管理者摆脱烦琐事务,集中精力抓全局性的“大事”。从这一意义上,现代“分级管理”理论,是对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君无为而臣有为”的团队管理思想,现在已逐步被中国企业家所认识。青岛海尔集团张瑞敏先生在团队管理中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是建立在他的切身体会基础上的,他在团队管理中,以“海尔是海”的思路体现了无为而治,以“企业内部的员工选拔是以赛马代替相马”来提高团队的内部有效的竞争管理。他认为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是“人类的财富”。所以,在企业这一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中,应该“为无为之为,用无用之用”。我在新飞任职时和新飞现任董事长李根交流时谈到他担任厂长时“何以轻松”的秘诀,他指出“一个企业的领导,如果经常起五更睡半夜,那就说明生产杂乱无章,事情多得干不完”,并要求“在我们厂,该上午办完事决不允许下午办,这叫生产秩序”。他要求各级领导“各尽其责,该谁干的事,谁就必须把它干完、干好”。道出了自己管理的真谛是合理的制度实施和完善的放权机制。“君无为而臣有为”的团队管理思想,也为世界各国管理学家所采纳,被他们视为管理科学的珍宝。
(三)提倡“顺其自然”之为,不采取反自然的行为。
“自然”是“道”的本体,也是“道”的本性。故由“道”派生出来的天地万物也是“自然而然”,而非人为如此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宇宙的都是以“自然”为其本性的。这里所谓“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之外自然界,而是指“道”和由它派生的宇宙万物的“本性如此”、“本然如此”的自然状况和天赋的存在形式与运作方式。把这种“道法自然”思想,运用于团队管理上,要求管理者“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提倡“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深受道家“无为”思想影响的荀子,指出:“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即是说,要求管理者“行道”时既不要随心所欲地去做“无为”,也不要脱离客观实际勉强地去做“无强”,而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在团队管理中,要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不任凭主观想象去发号施令,就能获得管理的成功。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回答“你的经营秘诀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指出“我并没有什么秘诀,我经营的唯一方法是经常顺应自然的法则去做事”。在他看来,只有“遵照超越人类智慧的伟大的天地自然法则与道理去经营,才能获得成功”。“倘使人类以其微小的聪明才智去思考问题,依照自己所想的平庸方法去处理事务,违背了天地自然的道理,其失败与挫折即是意中的事”。“有无相生”和商品寿命周期本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如能按照这一客观规律,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经营方针,根据市场经济形势,善于及时地将“无”转化为“有”,又及时地将“有”转化为“无”,不断地制造出适于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就能保持企业的青春活力。相反地,如果违背这一客观规律,企业迟早会被淘汰的。
“顺其自然”的无为管理思想,同现代管理科学提出的“自动化管理”有某些相似之处。在现代团队管理中,需要“顺其自然的智慧”。有一位建筑设计师,当他设计的楼群建成后,楼与楼之间以及楼群之间尚未铺设道路。一位工人问他:“道路如何铺设呢?”他回答说:“将楼群之间的空地先种上草坪。”建筑工人照此办理。过了一段时间,住户根据需要便自然而然地走出了各种通道。这时,设计师“因民之利而利之”,便叫工人按照自然形成的道路加以铺设,既方便住户,又节约用地。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自动化管理”。在团队管理中,有些事情也要顺其自然而成,切不可人为地勉强地去做,违背自然法则没有不失败的。这证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老子思想"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团队管理(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