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龙川县实验中学 杨丽红
内容提要: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建立正确的“数
学意识”、积极“应用数学的观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是落实
新课标的重要体现。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积极性 思维的素材 思维方法
一、如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一)以需激趣
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就应创设积极的求知情境,把教师要教的,变成了学生自己要学的。
(二)以疑激趣
要想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中就应积极创造问题情境,提出疑问,设置陷阱,使学生感到神秘、疑惑,
以此来点燃学生思维之火花,激起学生思维之兴趣。
(三)以形激趣
数学的高度抽象是数学的又一特点。不仅数学的内容是抽象的,它的方法往往也是抽象的,因此要想
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有所认识、能够理解、感到兴趣,就应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因素、形象因
素。
二、如何教给学生思维的素材
学生有了学习的自觉性,有了思维的积极性,并不等于学生的思维能顺利进行下去。为了使学生的思
维活动得以进行,还必须正确的教给学生思维的素材——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明确
的认识,对基本定理有深刻的理解,这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物质基础。
(一)讲清基本概念,掌握概念的真实含义
数学概念应是进行判断、推理和建立定理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讲解时,要特别重
视数学概念的提出过程、建立过程、发展过程。教学中,对数学概念,一定要从需要出发、从实际出发、
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从旧的引入新的,从简单的引入复杂的,从低级的引入高级的。
(二)把握定理实质、掌握它的作用
概念的引入是为了建立定理,为学生发现客观真理、认识客观真理做准备的。因此,在讲清概念的基
础上,用全力把定理讲好,就十分重要了。
(三)阐明知识系统,掌握内在联系
数学里各个概念、各个定理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互为因果的,
并按数学的内在规律形成一个严谨的科学体系。只有这样,学生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才是深刻的、全面的,
记忆才是鲜明的、牢固的,应用起来才是灵活的、广泛的。
三、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实践经验表明,启发学生自觉思维的过程、教给学生基本概念的过程,特别是教给学生基本定理的过
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过程:每个概念的引入和建立,每个定理的产生、分析、证明和应用,每次
知识框架的归纳、整理、完善和系统化工作,学生从中都可以受到最完整、最具体、最基本、最生动的逻
辑思维的训练。此外,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面,还需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一)善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思维的发展,永远是从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的,因此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就应当充分运用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由己知到未知,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来组织和讲解教材,来提出和解决问题,
来引入概念、证明定理,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好方法。
(二)善于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归纳是第一性的,最易为学生掌握,在教学中能普遍应用。其优点是易懂,缺点是,由它得到的结论
往往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应在归纳的基础上用演绎的方法加以判断,进行证明,以去伪存
真。
(三)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前提下,善于进行逆向思维
如果从正面来解,会出现七种情况如果反过来进行思考,由于“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都没有”,问
题的反面只有一种情形,这样解,既简单又不易错。
(四)善于教会学生判断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思维
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如果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的正确性加以判断、加以发展,那么,我们的教
学就成功了一大半,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外,还应教会
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什么”、“怎样想来的”,特别是经常问自己,题目还有
没有别的解法,题目还能不能变化、引申,即进行“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思考,以培养学生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显然,这是从正面培养学生正确思维、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