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把握好数学课堂教学的“度”
新会李文达中学 陈红丽
摘要:教学中的“度”主要指教材的难度,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等,它由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因素
所决定,但教材的作用是最关键的。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蓝本,是教学内容
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就必需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难度 课堂 教学 参与度
1.研究知识结构,控制教学难度
新课标在知识结构上的安排,更考虑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规律,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淡化纯理
论和学生难以接受的东西。纵观新课标<必修1>,不难发现各单元在引入知识到形成结论上都有一个共
同点,即从生活实例或是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通过思考,探究等,让学生经过简单抽象、概括,
再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克服了因追求纯理论上的严密性而使数学显得抽象和枯燥,使学生望而生畏;新课
标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和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渐培养能力。因此,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上,通过问题提出与解决的思维过程的暴露,把知识的发生、形成、
探索过程复现出来,进行“拟真性”的教学,作为学生对知识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维方法的借鉴。降低纯
理论的难度,转向思想方法的渗透,研究方法的积累,切实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
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张驰有度。
2.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2.1、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的意义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它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北京
师范大学曹才翰教授指出“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
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
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
2.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
术性。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
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如:参与数学概念的建
立过程,公式的发现过程,一题多解法的探索等,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3.引导学生正确“度”量自己在学习的地位,要从根本做起。
新课标的使用,对于不同的版本,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对于使用过几个版本的教师,无形中每次都是
130一个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所以把握好每一堂数学课的教学的“度”是每个数学教师每天的开始,我们还
要不断的探索,研究。为用好新课标而努力,也为自己和学生议定共同的目标,为如何教得顺心,学的开
心,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