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 李记林 513100
【内容提要】 本文从数学教学的角度,分“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想问”、“激活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和“适时评价,使学生善问”四个方面介绍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培养
一、转变观念,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就取决于一个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此,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排除功利主义陋习的影响,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尊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其次是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要认真聆听他们的见解,并挖掘其可贵之处,以消除学生怕提问、怕交流和怕嘲笑的不良心理。再次是适当增设开放性教学,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让学生大胆质疑和求异。
二、精心设疑,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想问探究始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学生产生问题的诱因,它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兴趣,而且还能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学生产生问题与学生认知过程中是否有矛盾冲突存在着极大的正相关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高度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改革知识的呈现方式和契机,充分利用恰当的背景素材来诱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揭示事物间的关系或矛盾,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需要去解决。
三、授人以渔,激活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激活学生质疑问难的技巧。为了使学生掌握学生质疑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对比异同法、类比联想法、知识迁移法、问题发散法和矛盾法等等。再次是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动用这些方法进行思维,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提高提出问题的质量。 四、适时评价,引导反思总结,使学生善问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离不开对教育过程及结果目标实现程度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过程便是评价。学生要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必须借助教师或同伴的指导性评价来实现。因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提出一种设想和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等是否正确、合理和科学等,都需要教师或同伴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给主体提出和解决问题给予一个导向,从而提高学生捕捉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中学会提出问题的要领和技巧。尤其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环节,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高提出问题的质量与技巧。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释放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张扬个性和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