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立体几何初步”教学研究
佛冈县第一中学姚其华
内容提要:如何科学、合理、正地确地使用好新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是每位教师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探讨“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处理,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设想和建议。关键词:新课程 立体几何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突破立体几何的入门障碍。教学设计 1:请同学们用纸板或细铁丝做出指定的几何体的模型。教学设计 2: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奖杯,并画出它的三视图。教学设计 3:准备几个简单几何体模型、或由简单几何体组合成的物体,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用手摸索后说出主要几何结构特征(或画出三视图,直观图)。教学设计 4:根据下列对于几何结构特征的描述,说出几何体的名称。(1)由 7 个面围成,其中两个面是互相平行且全等的五边形,其他面都是全等的矩形;(2)一个等腰三角形绕着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旋转180° 形成的封闭曲面所围成的图形。教学设想:从眼睛的观察,到手的感知,最后到大脑的思考,层层深入,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突破立体几何的学习障碍。二、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立体几何兴趣和热情。教学设计 5:请同学们准备一块三角形的纸片,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试验:过△ABC 的顶点 A 翻折纸片,得到折痕 AD,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 与桌面接触)。(1)折痕 AD 与桌面垂直吗?(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 AD 与桌面所在平面垂直。教学设计 6:一木料(用萝卜、泡沫塑料、橡皮泥等代替)如图 1所示,点 V 在平面 PAB 内,过点这将木块锯开,使截面平行于直线 PB
和 AC,应该怎样画线?设计意图:灵活多样地采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图 1
生有机会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正确认识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动机和兴趣。181
三、注重“类比、归纳”,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教学设计 7:(类比思考)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空间中的两条直线呢?教学设计 8:(类比思考)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交于一点;在空间中,两平面相交有几个公共点呢?设计意图:结合已学过的平面几何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模型),在教学中渗透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四、落实“双基”,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的能力。BPA图 2CD
教学设计 9:在正方体中 ABCD − A1B1C1D1中,E、F、 E1、F1分别是 AB、BC、A1B1、B1C1 的中点,求证:EF∥E1F1。教学设计 10:如图 2,ABCD 是矩形,PA⊥平面 AC,连结 PB、PC、PD,指出图中有哪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重视传统“双基”的落实,适当设计一定量的简单推理论证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使之有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最重要的是深入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努力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好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课程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