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企业物流配送业务的难点和对策
摘要:物流配送是公路运输企业的业务核心。当前,该业务面临的难点有:自运货物数量大,第三方物流资源缺乏;域封闭情况严重,经营主体分散;经营人才不足,配送队伍老化三个方面。针对这一难点,在物流配送工作开展中应当采取以下对策:树立服务意识,建立规模化的服务客户网络;解决投资“公私”问题,以专业化运输力量争夺市场品牌;整合物流配送业务产业链各部分功能,打造一体化综合企业。关键词:公路运输企业 物流配送 难点 对策
物流配送是公路运输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它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几乎触及到了公路运输企业的所有运作部门。长期以来,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运输环节的转变比较彻底,而配送业务的发展则一直停滞不前,大大制约了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本文试分析公路运输企业物流配送业务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物流配送业务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公路运输企业物流配送业务的难点当前我国公路运输企业物流配送业务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瓶颈:1. 自运货物数量大 第三方物流资源缺乏目前我国生产和销售企业对公共运输物流配送服务认识不深入,大部分货物运输主要通过自运的方式送达客户。据统计,目前我国自货自运车辆占社会运输车辆总数的70%以上,与公路运输企业的业务范围相叠,造成了资源重复配置的浪费。大量自运车的存在,一方面迫使生产销售企业拨出额外的资源从事自身不熟悉的物项目,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也加大了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公路运输企业赖以生存的第三方物流资源被大量内部消化,迫使该类企业的生存空间缩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是的生产销售企业对物流企业了解更少,陷入恶性循环的局面。2. 区域封闭情况严重 经营主体分散物流配送业务是对社会物资的重新整合与配置,因此对社会化的物资供应与运输系统有较高的需求。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服务系统尚未形成,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笼罩下的区域性割据局面仍然存在,极大地妨碍了物流配送中物资聚合和分配过程的完成。在区域封闭情况严重的同时,经营主体分散,产业布局不合理,也使得物流资源的整合更加困难。在对于只有一辆辆车,功能较为单一的小型运输企业而言,其发展就更加艰难。3. 经营人才不足 配送队伍老化物流配送业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意识,才能达到较好的资源整合,真正创造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我国对物流行业人才教育和培养才刚刚起步,专业性人才明显奇缺。同时,多数运输企业没有完全实施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意识转变,仍旧使用等政策,靠车队,收取管理费和租用费的单一模式经营,使得有限的专业人才流失严重。除了人才不足,配送队伍老化也是制约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多数公路运输企业车辆陈旧,装备不足,无法满足生产销售企业的物流运输需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上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不足,公路运输企业处在两者中间,业务量出现萎缩,生存空间更是进一步受到挤压。
二、公路物流配送业务的发展对策针对我国公路运输企业物流配送业务遭遇的瓶颈和困境,笔者结合自身长期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条对策:1. 树立服务意识 建立规模化的服务客户网络物流企业从本质上来说是服务型企业的一种,因此树立服务意识,建立规模化得服务客户网络对于公路运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重要。尤其是在生产和销售企业对于运输企业普遍缺乏信任和认可的情况下,以客户为出发点,通过细致的,人性化的,及时的物流配送服务打消客户疑虑,赢取客户的认可,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网络,是物流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物流配送作为整个物流途径的关键节点和中转站,内容复杂,过程繁琐,往往最容易发生产品质量磨损,毁坏,或者配货数目,份额,比例等问题。这就要求运输企业在配送过程中,从装卸、保管到分拣、包装、运输,都要从客户要求和货物自身属性出发设置相应的操作程序,提供额外的特殊服务。这样做虽然会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暂时提高,但是长期实行却有利于提高客户的稳定性,增加新客户,为企业带来更大利润。同时,对于物流配送行业而言,因为其联系的客户具有地域上的广泛性和行业上的宽泛性,客户网络的建立可以为客户之间提供较为迅速准确的供求信息。物质配送部门在推广本业务的同时,如果能采取适当的形式搜集整理客户供求信息,为客户提供一个互通有无的平台,比如说高级会员制,根据会员企业的业务量提供其他的客户的供求信息,通过优惠打折等手段鼓励客户通过本企业的物流配送渠道进行贸易往来,一方面提升了自己的营业额,另一方面也为客户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拓宽了客户企业的交际渠道,可谓一举两得。比如美的空调虽然沿着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到零售商的渠道进行销售,但它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把产品直接运配送指定的二级经销商或零售商处,从而缩短了产品与市场的距离之余,也能通过物流公司的数据直接地获取产品市场信息,这可以视为物流配送中心为其提供的有价值的,贴心的额外服务。
公路运输企业物流配送业务的难点和对策(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