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编号:XXJY3495 范文字数:10560目 录摘要2一、绪论2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三、剖析教师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5(一)社会的高期望,要求教师“无所不能”5(二)自我期望值过大,追求“完美主义”6(三)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左右为难”7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保养8(一)教育管理者要加强教师心..
范文编号:XXJY3495 范文字数:10560 目 录 摘要 2 一、绪论 2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三、剖析教师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5 (一)社会的高期望,要求教师“无所不能” 5 (二)自我期望值过大,追求“完美主义” 6 (三)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左右为难” 7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保养 8 (一)教育管理者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8 (二)教师自身要加强心理健康的保养 10 五、结论 13 参考文献 13 小学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策研究 [摘 要]“只有成功的教师” 才会培养出“成功的学生”。要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打造出一支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这是教育管理者的的重要任务。心理个性品质是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决定着一个人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个人区别于另外一个人的标志。个性品质可以划分为智力品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非智力品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格)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商高的人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有些研究表明,在一个人取得成功过程中,智商只起了20%的作用,其余都是由非智力因素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活动以外又能对智力因素产生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的情感,坚韧不拨的意志,积极的兴趣,稳定的动机,崇高的理想,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等。 过去,人们对教师的评价往往着重于知识结构和外部行为,认为教师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教师的非智力品质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心理将康,积极心理品质,问题研究,建议措施
|
| |
上一篇: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提升研究 .. | 下一篇:小学班干部培养方法的调查研究 |
点击查看关于 小学教师 积极 心理 品质 培养 对策 研究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