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353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摘要]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他(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给青少年的升学、就业、生活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为了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优化和心理健康的维护,为了青少年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做了一下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德育 家庭教育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言必谈中考、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学习成绩决定了一切。从家庭到学校,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被认为是没有“正事 ”的表现。有的学校评“三好学生”基本上也成了“一好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很多时候也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致使有的学生厌恶学校,逃避学习,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各自的定义
1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的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是试图改变受教育对象的心理结构的学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立足点,使每个学生个体心理品质、个性、品德得到和谐健康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要求,从而获得更满意的生活的教育。
当然前者是后者的科学基础。相应的分支学科称为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心理学。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阻力学习障碍,心理辅导是最有效的手段。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人们普遍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对待,这虽然体现出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看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一致性,但同时也会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建立适合我国学校教育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新体系,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内涵的把握。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二者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
心理卫生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就好比,心理卫生教育为德育打地基,而德育就好比在地基上面建高楼大厦。正如地基的质量决定着地面建筑物的高度一样,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对于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是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德育有是非标准,是教化问题,是道德评价问题,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这样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和卫生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而和谐地发育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当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才能得到提高。
2、二者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二者有相互交叉的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心理层面的东西,德育解决诸如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文明行为等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4、二者有类似的教育途径 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社团工作、校园宣传阵地、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配合、谈话谈心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采取的途径。
区别
1、理论基础有区别
德育通常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工作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思想导向,以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它主要以心理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它更强调个体的兴趣、需要、自我实现以及个性的塑造等。
2、内容有区别
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等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3、教育原则有区别
德育的主要原则是政治方向性原则,有明确的是非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培养心理能力。
4、工作方法有区别
德育工作方法主要采用集体教育、环境熏陶、实践锻炼等方法,这些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灌输性。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采用咨询辅导、自由畅谈、角色扮演等方法,这些方法带有针对性、自助性、保密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相互依赖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