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770
构建小学口语交际互动环境的策略
[摘要]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除了对学生文化成绩的要求之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将着重介绍在小学课堂中构建口语交际的互动环境,探讨构建小学口语交际互动环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学科 口语交际 互动环境
一、构建小学口语交际互动环境的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它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
二、小学口语交际的互动环境的特征
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虚假的互动,课桌分组摆放、场面热热闹闹的背后却有不少“游牧”式的问答、“放散牛”式的讨论、调侃式的对话和静听式的交流等问题,使得小学生口语交际不仅没有实现真正的互动,还影响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口语交际的“交际”特性,要求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围绕“交际”来构建互动,以真实的交际活动为依托,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首先,我们创设的交际情境,不能完全等同于生活,不应该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以教材中的生活类话题“打电话”为例,其课堂活动的主体部分,不应该是模拟打电话,而应该是一系列反思性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打电话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并归结出打电话的一般性原则。如,给别人打电话,应该先介绍自己是谁,而不应该先问别人是谁;要使用礼貌用语;别人午睡时间或不方便的时间不应该打电话……围绕这一交际话题进行教学的关键点,在于打电话的普遍规则,而不在于这次打电话都说了什么,是不是说清楚了。唯有这样,围绕生活类话题展开的口语交际课才是有教学意义、有迁移价值的。如果仅仅是模拟教学,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打电话,是严重缺失语文课程价值的。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一定要避免这种“生活秀”,避免这种不真实的伪交际。
其次,情境的创设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在情境中,所有的学生都应真实地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要避免一切虚假的情境,体现对儿童的充分尊重,致力于发展健全人格。如,二年级下册《秋游》,老师较常用的情境是:“下周我们就要去秋游了,我们分小组来讨论一下去哪里秋游……”但是实际上,老师却没有打算安排集体性的秋游活动。这种言行不一致的行为危害很大,损害的不仅仅是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的态度、对语文老师的信任,甚至会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构建有效的口语交际的互动环境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有效构建小学生口语交际的互动环境呢?
三、构建小学口语交际的有效互动环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语言活动,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只有让学生走进交际情境去进一步体验,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