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703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
【摘 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所以我认为应当将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如何启发学生学会质疑,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更有效也就是更具思考力的有价值的问题。除了创设民主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乐问”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教学生“会问”“善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学生的有效提问
随着“实施有效提问,构建有效课堂”地不断开展,教师的问越来越有水平了。在教师一步步地引导下,学生们的学习目标都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我们在欣喜之余再来问问自己:“这样的教学与旧有的教学模式又有何区别呢?”不过是以前的“满堂灌”、“一言堂”换了一种模式而已。看似学生们成了学习的主人,殊不知,他们仍然是学习上的被动者。何时才能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呢?
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的“愤、悱”就是指学生就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这时候正需要我们老师的启发与开导,所以我们常常说教师的提问要问在学生的“愤悱之处”。可是,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大胆地说出他们的“愤悱之处”呢?爱因斯坦更是直接明了地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传统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问,学生答,我们一再强调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有效性,这仍然没有摆脱这种旧的模式,只不过是让学生解决问题时目标更明确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其结果往往是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要想真正塑造创造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所以我认为应当将学生的“提问”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孩子思维、智慧的火花,我们就是应该精心呵护孩子这份敢于提问质疑的勇气,应该尊重孩子这份思想劳动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孩子提出的问题有时候过于简单或是与课堂学习关联不大,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深入。如一些字音、字形、字义知识层面上的问题,很少有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全班为之展开讨论。即使在教学环节专门设置学生质疑的环节,效果依然不好,甚至还闹了笑话。记得一次教学《武松打虎》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何疑问,一组的同学都发问了,最后一个同学憋了半天问道:“武松打虎领了赏钱会干什么呢?”还没等我有所反应,一个学生答道:“买新棒子呗!”全班哄堂大笑。后半节课就时有笑场的事发生。可见,如何启发学生学会质疑,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更有效也就是更具思考力的有价值的问题。除了创设民主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乐问”外,最重要的是如何教学生“会问”“善问”。我认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有价值有思考意义的有效问题,应在平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近几年来,我在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阅读提问训练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