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708
小学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策略初探
[摘 要]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的过程。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学目标在于“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更在于 “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实施人文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合格公民的需要。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实施人文教育,首先要考虑课程、教师、学生三大因素。抓住小学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特性,有效进行人文教育的探索,让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以全面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教育的底色,使他们在人文教育的启蒙阶段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挖掘课程在人文教育中的潜在因素
语文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语文教学承担着人文教育的重任。这就决定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挖掘人文内涵,倾注人文关怀,渗透人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感染。
1、从教材选文中挖掘
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蕴涵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涉及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有汉民族文化,又有外国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既古代文化,又有近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正确教育引导学生掌握人类文化各种知识,感受和体验丰富的文化内涵,汲取人文素养,懂得做人的道理。为学生将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教学内容中挖掘
从《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看,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及综合性的学习。而这些教学内容的任何一项都是可以渗透人文教育。比如: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抓住汉字的特点,让学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美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双方交际的互动,让学生懂得听话说话,举止谈吐要文明礼貌,谦虚诚恳,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写作教学中,可以抓住写作的“育人”功能,加强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体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尤其是阅读教学更具有特别和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教师要在字、词、句、段、篇的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更要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中的一句话“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么?”教师抓住“您、行么”的礼貌用语,准确地把握住思想教育的契机,把思维训练、表达训练和思想教育融于一体,文本与生活融于一体,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可见,小学语文鲜明的教学内容时时处处都体现着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