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431
聚集社会力量,加强亲子联系,促进留守儿童发展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政府与社区关注较少、学校教育和管理失控、父母监控机制弱化,致使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突出、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障碍较多。为此我们要从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学校加强教育和管理、家庭重视教育功能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习能力的培养 家庭教育 学校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姨等亲属的14岁以下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留守儿童的父母在选择外出打工时,把孩子托付给在家的一方或其他自己信赖的人照顾(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他们能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行为、教育和心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一)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
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类型,我们可以把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四种。
父母两方外出后,把儿童交给祖辈来抚养孩子的监护方式。隔代监护人相对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他们年龄比较大,身体也不太好,因此他们对留守儿童生活照顾不理想、行为管教少、思想沟通少;另外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因此他们的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也可能不太妥当,不懂得帮助留守童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这就会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以及文化学习缺少监督和辅导能力。因此隔代监护人很难使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健康的心理。这是第一种----隔代监护。
相对于隔代监护来说,单亲监护要好点。这是父或母一方外出,由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监护方式。一般来说都是父亲外出打工,留下母亲和孩子一起生活,这种监护类型最为普遍。当然了,也有很多是母亲外出打工,留下父亲照看小孩的,这种监护类型就比较少。一般来说,在家庭的另一方外出后单亲监护人面临很重的劳动负荷,另外他们身心的压力和较低的文化素质就会影响他们对子女的生活照顾、教育的耐心和方式。由于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其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单亲监护就是第二种。
父母外出之后把小孩托给了他们信任的亲戚朋友或邻居,让他们照顾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一方面,对监护人来说,这类监护人一般会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特别是物质需要。因此,可以说,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主要体现在物质上,而他们对留守儿童的习惯的养成关注比较少,另外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也较少,甚至没有。在管束和教导留守儿童时,他们做不到对自己的儿女那样关心他们。另一方面,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自己会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此他们就无法顺畅地和监护人沟通思想感情。因此,亲戚或邻居监护是第三种。
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由哥哥、姐姐充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留守儿童自己照看自己的监护类型。哥哥姐姐也是年龄比较小,因此他们做为监护人或他们本身也是留守儿童。一方面他们要照顾自己的生活,承担家庭的劳动负担;另一方面他们要兼顾自己的学习。这就会让他们感觉身心疲惫。另外,主要靠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的他们,如果他们的自己的控制能力不够好的话,稍有不慎便会便成问题儿童,毁了自己的人生。这是第四种---同辈或自我监护。
(二)留守儿童的问题
现在很多的农村都是存在这个现象:青年人倾巢冲向城市,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与小孩,他们独自恪守着自己的一片天空与大地。留守儿童正值身心发育的阶段,而留守儿童处在这样的一个恶劣环境中,他们肯定会受到影响,产生很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文化教育、心理健康、道德品行、法制安全四个方面上。
首先,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失父母的家庭教育,原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这三方平衡教育关系已经不再平衡,因此,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来更显得重要。所以说,留守儿童文化教育受到影响。
其次,我们都知道幼儿时期的经验和环境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形成。由于父母的不在,他们的情绪、 情感沟通以及生活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再次,我们知道,在儿童时期,儿童正处在人生观、 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如果没有父母及时地给以正确地引导,留守儿童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时,他们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