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17
关于学生厌学现象的研究
[摘 要] 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的不良表现。对于小学生的厌学,应全面考虑、分析诸多因素再加以综合治理,并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适当的引导,进而克服厌学现象。
[关键词] 学生 厌学现象 原因分析 解决方法
在当今社会里,人们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拼命学习,拼命工作。紧张、繁忙、竞争的气氛也同样笼罩着校园。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片面追求分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那些脸上充满稚气的孩子们,背负着成年人的热切而沉重的期望,于是,有些孩子开始厌学。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厌学心理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危害性。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通过对本班学生的观察和研究所发现的厌学成因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学生厌学事例及原因分析
[案 例]:星期一一大早,有学生反映:“华XX今天没来上学。”起初,老师还以为是由于天气骤冷,孩子生病了,才没来上学。可是第二天,这学生依然没有上学,连请假条都没有,联系家长,家长也不知情。此时老师意识到可能这孩子逃学了。这已经是他本学期第二次逃学了。后来学生终于在家长的陪同下来上学了。在家长、老师的耐心劝说下,学生终于到出了实情:星期天的家作一点儿都没做,他不敢上学,在街上遛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