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09
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摘 要]班集体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一个重要社会组织,良好的班集体能够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中心与灵魂,应该致力于研究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本文结合班主任的实际工作,研究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班集体 班主任 学生
班集体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一个重要社会组织,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摇蓝。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而且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当中去。因此,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班集体(班级)及班集体成员概述
班级是一个集体,称之为班集体(class as a collective)。在《教育大辞典》中,学者将它定义为“由整个班级所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具有作为集体有机整体的行为与特征,不是班级个别学生的总合,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这里的定义认为班级是“学生共同体”,把教师排除在班级成员之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吴康宁为代表。他认为,“班级只是一种学生组织,教师并非这一组织的成员。”[ 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第276页。]他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班级也有目标、机构及规范三个基本要素。他认为教师并非班级的成员的理由正是基于这三个基本要素,他认为教师与学生在班级的目标、机构及规范方面都没有共同之处。首先,“从班级目标来看,教师的努力与学生的努力没有共同指向性”。学生的努力指向自身,是主体的自我实现;教师的努力指向他人(学生),是对客体的加工改造。其次,“从班级的机构来看,班级的首领是班长,核心领导机构是班委会,下分若干个小组,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有自己的相应位置,而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来说,则超越于班级机构之上”。再次,“从班级规范来看,任何班级规范所约束的都是学生,是学生规范的一种,至于对教师言行的约束,则来自教师的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