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12
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
[摘 要] 目前,学校的德育方式基本以一种说教式的单向灌输作为德育的主要方式。尽管教育者费尽心思,苦口婆心,但是教育的效果还是十分低下,甚至使受教育者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真是吃力不讨好,这种方式应该引起德育工作者的反思与改进。从本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把避免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把建立一种无灌输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实现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式道德实践模式转变,即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参与式道德实践
目前,学校的德育方式基本以一种说教式的单向灌输作为德育的主要方式。尽管教育者费尽心思,苦口婆心,但是教育的效果还是十分低下,甚至使受教育者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真是吃力不讨好,这种方式应该引起德育工作者的反思与改进。
一、灌输教育的实质及其弊端
1.灌输教育的实质。首先,灌输教育在性质上,它是一种强制的封闭式的教育。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容上,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范;在方法上,诉诸直接的训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它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另一面,它与现实的生活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