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173
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初探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靠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还应当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本文主要阐述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发掘教材中蕴含着的心理教育潜能,有机地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探。[关键词]发掘 渗透 培养
当今社会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学校也不例外,家长对学生、对教师的殷切期望;领导对学生、老师的严格要求;同事之间、学生之间的多重竞争等等……这十多年的工作给我一个很深刻的体会:要在这个变化着的社会生存和发展,仅仅具有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阶段是学生塑造心灵、健全人格、形成健康心理的最初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我认为在各学科教学中,老师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涵盖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真善美,这些课文本身就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老师尽可能地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潜能,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对培养其健康的心理有很大的益处。
一、发掘教材中诚信教育潜能,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