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49
独生子女仁爱品质养成研究
[摘 要] 与人相亲、与人为善就是仁爱,仁爱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当前,由于国家三十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大量出现,充裕的物质条件、过度的家庭关爱和各种媒介的介入,使得孩子与自然、社会、同伴的交往淡漠,孩子缺乏感动之心、体谅之心与仁爱之心。作为家长和社会在生活中应传承仁爱精神,对孩子进行仁爱教育,培养孩子的仁爱品质,为和谐社会输送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 独生子女 仁爱教育
独生子女政策在我国已经实行30多年了,独生子女人数累计将近1亿人。[ 中国人口网 张维庆 《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关于人口热点问题的问与答〈求是〉》]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尽情享受周围人们对他们的呵护与关爱,在现实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与非独生子女相比他们更自信,喜欢竞争。他们一方面享受着生活的厚待,另一方面却相当冷漠的“回报”父母;一方面坦言个性独立,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不太强烈;一方面乐于与他人交往,另一方面又不太希望有兄弟姐妹与之共同分享;[ 方建文 丁祖诒 武宝瑞主编 《全面素质教育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第一版 第20页]一方面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爱,又一方面他们却不知道、也不会施爱他人。
今年暑假,一家报社组织几十名独生子女到农村体验生活,当农村孩子为远道而来的他们表演节目时,他们竟嫌节目老土而打起了瞌睡;当农家大妈端出热腾腾的饭菜请他们吃时,他们竟怀疑大妈做饭时没有洗手;当农村孩子收到他们捐赠的学习用品时,他们问这些孩子怎么报答他们。现实生活中,面对自己的“小宝贝”,我们过度地溺爱、呵护,使仁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