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80
为学生自主学习插上翅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初探
[摘 要]本文从自主学习的意义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笔者认为: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乐学,愿学;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会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能力 兴趣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质上是对学习的各方面或者学习的整个过程主动作出调节和控制,它具有能动性、有效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征。从已有理论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尝试着归纳出自主学习的如下特点,作为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两放方面入手,既要让学生从心里愿学、乐学,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学、会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