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27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的研究
【摘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强调原理方法的理解与技能的形成相互渗透,学习过程注重知识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内在统一,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机制却很传统单一,往往是侧重于测评学生的知识点,强调知识的记忆,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兴趣、态度等,本文主要依据在信息技术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困惑,针对目前比较关注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机制的理念,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具体从教学评价的方法、实施及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思路,以便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调控和激励的功能,使教学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课 教学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①
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主要表现在:评价目标单一,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基于分数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其他方面,如交际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学生的兴趣等方面评价较少;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技术落后,评价主体单一,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等。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强调原理方法的理解与技能的形成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