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257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摘 要] 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成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重要突破和补充,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以促进小组成员互助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目标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学习方式。因此,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合作 必要性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时代背景
第一,现有的教学现状需要合作学习。在当前的教育中,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授——受”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陷于被动,一提到学习,许多学生就会想到“读书”、“练习”、“考试”等;这样的教育现状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压力重!何来乐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实践创新性。而且在不少学生中死记硬背十分盛行,他们很少对现实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见解,结果是虽然通过了考试,表面上达成了教学期望,而实际上则没有!他们只是一群“背书”的高手!第二,教育的实质需要合作学习。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关注的是个体的生成和发展,也就是说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学生的潜能、资质、素养的发展。这就需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关注学生的收获的深度和广度。“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故此,在教育中学生的需要应该是教育者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学生作为人的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①探究的需要;②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③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④承担责任的需要。学生的收获“不仅包括认知”,“也应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学生这些方面的需求便要求教育中特别注重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健康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这便是合作学习所要求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