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32
回眸· 梳理· 畅想
——浅谈对苏教版教材的理解与感受
[摘要]新一轮课改已到了第二学段的末尾,在五年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回眸与梳理,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有了一番更深切的感受。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在课堂中如何实施三维目标的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与方法:与数学进行情感对话,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认知活动的兴趣;用好主题情境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数学;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的知识在体验中生成;开展多样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策略水平;常记数学日记,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关键词]回眸 梳理 畅想
一、回眸——使用新教材之“怪现象”
新一轮课改不知不觉已到了第二学段的末尾,大家都在用更清醒的目光来审视已经走过的路程。理念从迷惘中走向成熟,教法从混乱走向统一,目标从模糊走向清晰……回想当初有的老师形而上学地理解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把“三维目标”人为地进行“肢解”,造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该落实的不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游离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贴标签”的现象,从而造成在实施的层面上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
二、梳理——重新审视新教材
通过这五年来脚踏实地的实践,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1、从独立到分散
新教材中把“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传统格局打破了,《课程标准》把“应用题”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之中,并把它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的实际问题的有机部分而呈现。这与老教材的分门别类的应用题有着天壤之别。现在的新教材,经常提供生活具体情境,有的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的让学生看图说出图中数量间的关系和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加工,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建立丰富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这样的处理比起传统的应用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从单一到多样
以计算为中心,重视计算基本功的训练,曾经是我们小学数学多年形成的教学传统。很多老教师教了新教材后一直感叹,“现在学生计算能力差,都怪新教材,提倡什么算法多样化,我看是一样都消化不了”。暂不说这位老师说得是否有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