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514
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摘要] 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克服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对音乐兴趣的培养,改变学习的方式,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把学习的兴趣归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的全新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产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生成研究性问题;演义生活体验,提供研究材料,拓展研究空间;多角度运用教材,促进多渠道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促进合作互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换,建立新型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音乐教学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通过提高开放性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背景,激发学生
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从教师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课本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正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的全新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音乐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
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比较而言,传统的学习可以说主要是“接受性”的学习。在传统课堂上,讲解式的教、
接受式的学占主导地位,学生很少独立学习和研究,不接触实际,缺少实践经验。这种学习方式缺乏活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现成的知识灌输,教师主要是在如何提出研究课题、查资料、收集和分析数据、解决问题、与人合作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更多的时候是顾问,是指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通过模拟科学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