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68
浅谈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提要: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使我国小学教育被禁锢在以知识论为核心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体制中。这种沿用了300多年的班级集体授课制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集结点”占据了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理解与沟通,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导致青少年缺乏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技巧,难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及相关的理论依据,立足于课堂教学第一线,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教师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的不足等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思路。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创新 评价 合作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使我国小学教育被禁锢在以知识论为核心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体制中。这种沿用了300多年的班级集体授课制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集结点”占据了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理解与沟通,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导致青少年缺乏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技巧,难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虽然以其特有的集体教学的优点以及较强的组织性与计划性,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但由于它以“所有学生发展均一致”为假设前提,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育,导致教学动力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在处理教师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过程中,易于消极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束缚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这一问题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关注与探索的焦点。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这样的教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德国教育家禄贝尔主张尊重儿童的“自动。”他极力主张要通过有组织的游戏和活动来发展儿童的“天性”,使儿童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用活动的体验去取代“说教”与“静听”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