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26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提要]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但是,“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大纲》也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是任重而道远。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体会,分别就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怎样寓德于教谈了几点具体做法。
[关键字]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思想教育
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间对他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如何将寓德于教 落实到实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