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37
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
[摘 要]:新课程小学语文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强调评价主体、内容和指标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发展性评价 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教育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焦点、难点,学生评价又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行学生评价显得与之愈来愈不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缺乏人文关怀;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的核心仍然是以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为主,过分强调和看重纸笔测试成绩“以分数论英雄”,这样对学校的教育方向,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极易产生误导。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特别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急迫地需要研究学生评价,对学生科学、公正、公平、全面、准确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推进和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总之要使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能反映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那么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把新课程改革精神落到实处,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理论更好的实施新课改,在此仅以语文学科为例,做一探讨,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对“新课程小学语文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认识。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指的是在小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为促进小学生的不断发展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尊严和感受,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发展性教育评价区别于选拔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指的是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发展的评价。
“新课程小学语文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指的是以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一种新的小学语文学科科学评价体系。其显著的特征是: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与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考察,强调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