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12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名言警句,让学生言行自律
[摘 要]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约束,做一个言行规范的小学生?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名言警句,采用及时教育、抓典型、编改名言深化感悟、针对特例特殊化等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自律性。
[关键词]小学生 自我管理能力 实践研究
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出他们的真实道德水平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成熟程度。据调查,我国11岁以上儿童已能依据较稳定的公私观去进行道德判断,换言之,一般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成熟的道德判断能力。既然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某些事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明知故犯呢?原因就是他们的自律能力还比较薄弱。
小学中年级至初中阶段,属于自律萌芽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相比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独立意识比较强。基于独立意识的影响刺激,他们的表现欲、展示欲也比较强,所以在这阶段也常常出现言行特立独行的学生。独立的意识也导致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这也就是虽然学生的道德水平已有一定高度却仍然屡屡约束不了自身言行的原因。所以处在自律萌芽阶段的小学生们,仍然需要成人施加的他律。
正因为学生仍然需要老师的时时引导、督促与约束,我们在平常的班队工作中,又将使用何种方法来施加他律,培养自律,使学生的言行趋于规范呢?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笔者找到了“名言警句”这一有效的工具。
名言,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凝练的简洁但涵义隽永的话语。它在思想道德、言行举止等方面都对人们产生指引、警示、规劝的作用。那么,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名言来对学生施加他律、培养他们自律精神呢?笔者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