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2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背景2经调查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并校前规模较小的教学点学校,在教学点每个年级只有几个或十几个学生,大部分教学点老师授课是复式教学,授课老师数量少,全科一位老师授课。学生合并到寄宿制学校后,每个班级人数最少在40人,每..
目录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 2 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背景 2 经调查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并校前规模较小的教学点学校,在教学点每个年级只有几个或十几个学生,大部分教学点老师授课是复式教学,授课老师数量少,全科一位老师授课。学生合并到寄宿制学校后,每个班级人数最少在40人,每一科目由不同老师授课,学生由以前的一位老师上课骤增到八九位老师上课,学生每天要面对的授课老师面孔骤然增多,学生要适应不同的老师的不同的授课方式。未合并寄宿前,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基本由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照顾,寄宿后孩子离开家庭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独自生活,独自就寝。面对班级人数的增加、授课老师数量的增加、面对班级陌生的同学,面对学校集体生活的不适应,面对和老师、同学的交际,面对学校日常严格管理,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过早离开家庭的他们独自面对集体生活,对学校集体生活不适应。并且小学生年龄都在八岁至十二三岁,是孩子们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的启蒙时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的心理会有很大的变化,而农村小学学校合并学生寄宿之后,必定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2 二、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分析 3 (一)不善交际,性格孤僻 3 (二)情感缺失,情绪焦虑 3 ( 三)行为失控,道德失范 3 由于远离家长的监督,寄宿生自我约束和控制力差,攀比和模仿的心理较重,寄宿中小学生长期缺乏监护人及时有效地指导和教育,没有家长的约束与管理,孩子的行为容易出现偏差。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生活习惯差,如挑食、调穿;(2)卫生习惯差,如不讲个人卫生,乱认果皮纸屑,随地吐痰;(3)行为习惯差,如乱花钱、迟到、请谎假、不合群、没礼貌、结帮结派打架、偷窃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青少年混在一起,导致行为失控,道德失范。 3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 农村寄宿制小学将长期存在,寄宿生能否健康成长,及涉及学生的权益保护,更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及社会的和家庭、学校、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必须从加强学校对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 (一)提高小学寄宿制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3、教师要讲诚信。“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4、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加强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加强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心理修养。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学校要把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理论水平当作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应让教师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理论和时间水平,努力掌握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3 5、完善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师德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寄宿生的良师,又是寄宿生朝夕相处的朋友,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师,从更好地实施教育的角度,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道德魅力。 4 6、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4 7、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 (二)调查测试,建立个别学生的心理档案 4 学生的心理档案使教师全面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建立专门档案,为学校有正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4 (三)对症下药,开展个别学生心理疏导 4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浅析减少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的有.. |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修养 |
点击查看关于 农村 寄宿制 小学生 心理健康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