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44
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分析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低龄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特别是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父母冲突、父母缺陷、破碎家庭、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监管不力、家庭网络环境以及家庭氛围等都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家庭关系的破裂、父母道德的缺失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不断向成人化、智能化
发展、犯罪类型也多种多样。北京市对去年在押的267名未成年罪犯进行调查显示,有95%以上的未成年罪犯存在着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思想品质恶劣、言行偏激等特征。
从近年来的调查情况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一)犯罪手段
过去未成年人犯罪一般具有突发性、偶发性的特点,而现在的许多案件,都是经过事先预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一旦遇到反抗或被人发觉就会对被害人施暴,且程度越来越严重,手段也越来越残忍。未成年人作案后往往还伪造或破坏现场,毁灭、转移证据,扰乱警方视线,这些从报刊影视上学到的反侦查手段被频频使用,使得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了明显的成人化、智能化特征。
(二)犯罪年龄
未成年人犯罪中,在校生犯罪占据了相当比例,犯罪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初犯年龄越来越小。据统计,九十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七十年代提前了2~3岁,14岁以下的少年违法犯罪增多,有的孩子七八岁就开始了犯罪生涯。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并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
(三)犯罪类型
未成年人年龄偏轻,模仿性较强,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不顾一切,不计后果,仅凭一 时冲动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纵火等暴力型犯罪。
以前未成年人犯罪多数都是一些小偷小摸的侵财性的犯罪。而现在的未成年人犯罪除盗窃、抢劫、伤害等传统型犯罪外,已发展到绑架勒索、诈骗、吸毒贩毒、虚开增值税发票、介绍容留他人卖淫、电子网络犯罪等多种类型。
(四)犯罪的性别
以往未成年人犯罪总是男性犯罪占主要地位,而现在却不同了,女性犯罪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仅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增多,未成年女性犯罪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且暴力性犯罪上升趋势尤为显著,集中在抢劫、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暴力性犯罪上,暴力手段通常表现为以暴力语言相威胁,或拳打脚踢、棍棒殴打等行为。
(五)团伙犯罪增多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团伙犯罪(如: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等)。
他们往往模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成帮、结帮成派,共同进行犯罪活动。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