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012
试谈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
【摘要】 本文试从个体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两方面来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以及防控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员 职业倦怠 原因 具体表现 防控方法
“职业倦怠”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 berger,H.J(1974)提出,他将倦怠定义为个体在工作环境中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的人际关系和情绪压力下所表现出的心理综合症,并最先将它应用于心理健康领域。Maslach和Jackson(1981)在深入研究倦怠现象后,重新界定了职业倦怠的概念:(1)非人性化,个体将工作对象当作物而非当作人来看待;(2)自我实现感的丧失。个体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价值;(3)情感枯竭,个体失去工作的热情。Matheny,K.B等人则将倦怠简要描述为个体的工作热情和理想主义心态的丧失。国内的研究学者则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具体有六大特征:生理耗竭,才智耗竭,情绪衰竭,价值衰落,情感冷漠,行为方面。这种不良状态多发于以人为工作对象的行业中,诸如医疗...
试谈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