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401
以强化主观幸福感来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方法浅析
[摘 要]:本文分别介绍了主观幸福感概念,心理健康评价模式的类型,从而引出了幸福感、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根据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论述了强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
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逐渐有学者开始研究主观幸福感,而我国直到20世纪8O年代中期才有学者关注幸福心理的问题。初期的研究对象大多为老年人和城市居民,调查和测量的内容为生活满意度。随着人们经济状况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生活的质量,主观幸福感随即成为了大家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而且,由于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较为核心的一个概念,因此,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等开始普遍关注有关主观幸福感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对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和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