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008
山区中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师生心理协调初探
〖摘要〗:山区中学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大多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不能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实施探究式教学。只有充分地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做好师生心理协调,铸就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很好地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山区语文 探究式教学 心理协调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山区中学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大多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不能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实施探究式教学,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因此,只有首先了解并协调好师生课堂心理,才能很好地实施探究式教学。
一、山区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1、教师课堂心理特点:
山区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紧迫感,没有探讨适合山区中学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设想,教参成为教学的主要工具,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心理的极化现象,表现为机械记忆的相对优势和能力上的绝对缺陷,以致学生学习心理的不平衡。有些语文教师因为年龄偏大,从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