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64
心理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摘 要]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又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德育教育需要心理教育的配合,心理教育需要德育教育的支持,二者有机的结合应是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关系的最好体现。其中心理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教育 德育教育 基础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德育教育体现于学校教育工作的诸多方面,而非专设德育课程所能囊括,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共识。而心理教育的引入则从培养目标、内容及培养方式等诸多层面提出了如何对传统德育教育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以及如何使得心理教育与德育工作进一步地结合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两者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定位、特性、融合方式及切入点进行分析,以便澄清理论上的模糊认识,更好地指导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践。
一、心理教育的提出及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人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问题。在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紧迫感”,要“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