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80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栋梁,承载着社会和家长的高期望值。大学生的心理又有其独特的特点,如概念丰富但不稳定、智力达高峰、性意识进一步发展、社会需要迫切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交往、物质生活的追求、就业与深造的矛盾等方面。所以,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同龄其他群体。本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对策
我国大学生大多数处于青年中期,年龄基本在18~2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基本成熟,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是在心理方面仍未成熟,这种不成熟给大学生带来很多心理问题,正因如此,对大学生而言,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因此,大学时代是每个人心理走向成熟、走向健康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个体以后的成长道路,必须加以重视。
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概念丰富但不稳定。大学生处于成长的旺盛时期,对周围事物极其敏感,内心体验也极其细腻微妙,容易接受外界事物但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他们的价值观已基本成型,但不稳定,经常处于波动、迷茫、难以抉择之中。
2、智力达到高峰。大学生一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通过专业训练、系统学习,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智力水平大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智力层次含有较多的社会性和理论色彩,这一显著特点,使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