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142
中国婆媳关系难处的心理因素调查
[摘 要] 与身边的婆婆、儿媳们聊天、询问,大多数人都认为婆媳关系难处,纠其根源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婆媳关系难处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一、戒备心理,互不信任、互相设防。二、期望值过高,用母亲或女儿的标准要求对方。三、相互嫉妒心理,有人把婆媳之间的矛盾说成是“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的矛盾是颇有道理的。四、两代人不同心理特征的矛盾,年轻人都有理想和抱负,懂憬美好的未来,思维内容广泛,反应灵活,处理问题不够沉着冷静。老一辈人经历的事情多,老成持重,性格成熟,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婆媳关系、难处、心理因素
在中国婆媳关系难处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各种家庭关系当中,婆媳之间的关系大概是最不容易相处的了。不要说那些好不容易熬成婆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谈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议论儿媳妇的长短,就是那些年轻女性,有空聊天的时候,也不免把聚会变成了声讨婆婆大会。究竟是什么心理因素造成的呢?本人参加了很多婆婆、儿媳的聚会,倾听各方的声音,总结出以下四条主要心理因素:
戒备心理,互不信任、互相设防。
这种心理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一是期望阶段。起初,婆媳双方都期望能和睦相处,但又往往是被动的。她们不是想一定能和睦相处,而是想:“她能接纳我吗?”二是审慎阶段。此时婆媳都认为对方难以揣摸,但又不愿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生怕引起误会。“谁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还是多长个心眼好”三是猜忌阶段,把对方的行为往坏处想,认为对方是针对自己。从而产生误会,造成双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