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61
浅谈学校开设心理咨询的必要性
[摘 要] 我国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着重从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探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的必要性,以引起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障碍 学校心理咨询 必要性
联合国卫生组织(WOH)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性良好。可见,所谓健康的人应该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统一。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合格人才。这种人才必须是身心健康,才能有效地为社会服务。因此学生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里,人们正在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指导人们的交往和各种实践活动。人的心理状况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
心理咨询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体,对咨询对象在心理上给予帮助、启发和劝导,以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理想前途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增进心理健康、愉快地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的目的。学校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帮助,并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精神疾患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