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91
浅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摘 要]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不仅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且还承受着因物质贫困而带来的诸多精神压力,容易引发诸多心理困扰,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本文着重探讨了目前高校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高等教育实施了收费制度改革,高等学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呈迅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国公办普通高校有1350万在校生(全日制本专科和研究生),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26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12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9%。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对4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在西北以及一些边远落后地区的高校中,贫困学生比例甚至高达30%。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提供的《中国优秀特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48.5%的特困生心理压力较大,有自卑倾向,引发的各种问题日趋严重。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忧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的普遍性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