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教育看中国人性格的成因点击下载
[摘 要]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早教越来越受到父母们的重视。但早教的方式方法对于孩子性格的成型都是怎么起作用的呢?本范文就这个问题从孩子抚养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中国的人文文化三个方面做具体阐述。
[关键词]性格、抚养人、父母关系、中国文化
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6岁入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对0-6岁儿童进行的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狭义是指0-3岁儿童教育,又称小童教育,而一般幼儿在3岁进入幼儿园,所以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又称为大童教育或幼儿教育。
随着经济、科学的发展,早教越来越受到父母们的重视。关于早教的书籍也五花八门、琳琅满目,通过当当图书搜索“早教”的关键字有6997本相关书籍。早教机构和兴趣班也收到热捧,至今除了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有官方的早期教育机构外,其他都为商业早教机构,根据迪杰特2011年度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有早期教育机构12450家,目前全国早教市场最活跃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根据数据,这四个城市2011年上半年度早教中心同比新增33.6%,达到5112家。现在仍在快速增长中。书籍和机构都良莠不齐,对于儿童的智力、情商发展是否起到了促进作用都未可知。那么国人对儿童的早期教育方式对性格的成因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从早期教育看中国人性格的成因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