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38708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策略选择——以疫苗事件为例 (字数:15543)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民意表达提供了便利的空间。当民众发出的意见和言论在网络空间不断积聚,就形成了纷繁庞杂的网络舆情,也成为了政府综合治理的一大任务。突发公共事件多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次爆发都会..
XCLW38708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策略选择——以疫苗事件为例 (字数:15543) 摘要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民意表达提供了便利的空间。当民众发出的意见和言论在网络空间不断积聚,就形成了纷繁庞杂的网络舆情,也成为了政府综合治理的一大任务。突发公共事件多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次爆发都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和参与。与事件相关的网络舆情往往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处置不当便会损害政府形象,危害社会稳定,因此地方政府必须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 本文在明确了研究背景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以及后续分析的理论基础;随后以在2018年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的“疫苗事件”为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案件的网络舆情演进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剖析了每个阶段的舆情焦点和地方政府的应对措施;进而梳理出了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意识、手段、机制、沟通回应以及新媒体平台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其成因;进而指出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时,应该秉持“加强预防、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工作原则,同时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疏解体系,在事前、事中、事后采取不同策略,以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营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关键词:网络舆情;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应对 目录 一、引言1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1 1.研究背景1 2.研究意义1 (二)研究方法2 1.文献研究法2 2.案例分析法2 (三)研究创新点与难点2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3 (一)相关概念3 1.网络舆情3 2.突发公共事件3 3.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4 (二)地方政府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必要性4 1.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可助推民主社会建设4 2.不当响应会损害地方政府形象及公信力4 3.负面舆情会危害社会安全稳定4 三、长春疫苗事件分析6 (一)案例简介6 (二)网络舆情演进周期6 (三)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9 1.舆情潜伏期9 2.舆情爆发期9 3.舆情蔓延期9 4.舆情衰退期9 四、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存问题及成因10 (一)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存问题10 1.政府单方发力,缺乏协作意识10 2.舆情监控手段落后,预测预警机制不到位10 3.回应相对滞后且死板被动10 4.新媒体平台建设不到位,网络沟通不畅通11 (二)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现存问题的成因11 1.认知框架死板僵化,局限了应对思维11 2.重视程度和专业性不高,延误了处理时机11 3.应对机制和方法更新滞后,影响了引导效果11 4.网络媒体发展迅速,加大了监管难度12 五、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策略13 (一)应对原则13 1.加强预防13 2.第一时间13 3.公开透明13 4.实事求是13 5.解决问题13 (二)应对策略13 1.应对体系:多元主体协同疏解13 2.事前应对:健全网络舆情研判机制14 3.事中应对:引导网络舆情传播内容14 4.事后应对:做好总结和形象修复14 六、结语15 参考文献16
|
| |
上一篇: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现状.. | 下一篇:史密斯模型视角下我国异地医保政.. |
点击查看关于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