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38796 我国“报复社会行为”的原因及治理 (字数:15517)摘要近年来,频发的社会“弱者”报复社会行为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类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是严重的违法犯罪,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的稳定,这无疑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将以衡阳9.12恶性驾车伤人..
XCLW38796 我国“报复社会行为”的原因及治理 (字数:15517) 摘要 近年来,频发的社会“弱者”报复社会行为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类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是严重的违法犯罪,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的稳定,这无疑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将以衡阳9.12恶性驾车伤人事件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揭示我国报复社会行为的现状及这起事件的基本特征,并从社会、政治、个人层面分析这类事件的根源所在,发现这起事件的发生与社会结构固化、社会保障不全、社会心态扭曲;利益诉求受阻、矛盾化解机制不完善;生活挫折、性格偏执都有很大关系,为此相应的提出政府针对这些方面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从而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并更好的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公共安全。 关键词:政府治理;报复社会行为;对策 目录 一、 导言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意义1 1. 理论意义1 2. 现实意义2 (三) 研究现状2 1. 国外相关研究2 2. 国内相关研究2 3. 研究述评2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3 1. 研究内容3 2. 研究方法3 二、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4 (一) 报复社会行为概念界定4 (二) 相关理论解释4 1. 社会冲突理论4 2. 风险社会理论4 三、 衡阳12事件及其特征6 (一) 衡阳2事件6 (二) 衡阳2事件的特征6 1. 具有极强的突发性6 2. 实施主体属于社会边缘群体6 3. 能引发强烈的社会效应7 四、 衡阳12事件的成因分析8 (一) 社会因素8 1. 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固化8 2.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缺乏8 3. 社会心态的扭曲9 (二) 政府因素9 1. 利益诉求渠道受阻9 2. 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完善9 (三) 个体因素10 1. 长期的挫折感导致行为主体怨恨不断积压10 2. 行为主体性格偏执易冲动10 五、 衡阳12事件的治理对策分析11 (一) 社会层面11 1. 保持健康社会流动的机制、防止现有的社会结构固化11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11 3. 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12 (二) 政府层面12 1. 疏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实现渠道12 2. 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12 (三) 个体层面13 1. 建立针对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导机制13 2. 建立社区专业心理援助机构,帮助社会群体缓解心理压力13 结 语14 参考文献15
|
| |
上一篇:天津市民俗风情旅游发展现状及对.. | 下一篇:X公司绩效管理中的沟通问题研究 |
点击查看关于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