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66492 中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沿革和发展思内 容 摘 要0一、引言1二、建国以来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历史沿革22.1 政企不分为主要特征的国有企业制度时期(1952—1978)22.2 重塑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国有企业改革时期42.2.1 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阶段(1978—1984)42.2.2 以两权分离为主内容的改革阶段(1985—199..
XCLW166492 中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沿革和发展思 内 容 摘 要0 一、引言1 二、建国以来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历史沿革2 2.1 政企不分为主要特征的国有企业制度时期(1952—1978)2 2.2 重塑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国有企业改革时期4 2.2.1 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阶段(1978—1984)4 2.2.2 以两权分离为主内容的改革阶段(1985—1992)4 2.2.3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改革阶段(1993—2002)5 2.2.4 以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的企业改革阶段(1999年至今)5 三、建国以来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沿革的启示7 四、当前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面临的问题分析9 4.1 问题一:产权关系不明晰导致的所有者约束弱化9 4.2 问题二:政府双重身份的不对称和职能不明晰10 4.3 问题三:经理层权利与责任的不对称10 五、当前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发展思考11 5.1 当前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发展思路11 5.1.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责的宏观调控和服务11 5.1.2政府职能的规划及其服务12 5.2 当前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发展举措12 5.2.1 政府职能真正回归到宏观管理和微观服务13 5.2.2 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竞争的主体13 5.2.3 政府需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公平、公开、公正、良好的环境14 参 考 文 献15 内 容 摘 要 建国以来,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传统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政企关系的改革始终是牵动政府和企业神经的关键问题。这一改革的基本趋势,就是从计划经济时期政企之间的庇护、依附关系,转化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委托、代理关系。建国初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形成了建立在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基础上的国有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企业成了政府的附属物。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改革逐渐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开始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推进国企改革,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具体为:政企不分为主要特征的国有企业制度时期(1952—1978);重塑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国有企业改革时期,改革的重点是探索国企经营管理机制,即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阶段(1978—1984)、以两权分离为主内容的改革阶段(1985—1992)、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为主的改革阶段(1993—2002);以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的企业改革阶段(1999年至今),即2002年11月至今,改革重点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加快政企关系改革。总结政企关系演变的历程和经验,再看当前政府和企业关系面临的挑战,今后要如何处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尤为关键,本人对此进行了思考。
|
| |
上一篇:依法行政与提高政府能力分析 | 下一篇:中美公务员培训体系的比较研究 |
点击查看关于 中国 政府 企业 关系 沿革 发展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