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的发布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初衷,是电子政务建设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传播的手段,保证政府相关信息的及时、快速、准确、有效的传递给广大公众,保障公民、法人与及其他组织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群众的生活起到服务的作用。
公众意见收集
电子网络系统是一个双互动的系统,它为政府对社会收集意见起到重要的作用和途经,其主要方式网络新闻跟贴、网络论区、网络论坛、BBS、博客等网站进行24小时监测,网络平台现已成为政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
办事指南
传统办事效率决定于个人的办事能力,在这网络信息时代,无论你个人办事水平高低,只要你掌握网络搜索,你可以详细知晓,所办理某件事务的流程.办事指南详细说明政府部门办理某些事务应提交的资料,以及提供一些电子表格供社会群体和公民下载,从而缩短了办理政府事务时间周期和效率.可以方便社会群体和公民办事效率。
政策法规
国不能无法,法就是每一位公民的生活区域,为了提高社会每位公民的法律和地方规章制度的意识,政府部门利用这个方便、快捷的电子政务平台,发布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制度供社会群体及公民参考。
网上申报平台
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也遇到网上申报这种方式,从简单来讲,就是电子邮件、QQ、MSN等申报方式,复杂方面就是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电子税务申报系统、海关电子通关申报系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子监管系统等等,网络技术的发达,它改变了社会的生活方式,由传统型的申报方式向虚拟式的申报方式转变,它不仅公正、公开而且受到社会监督。
公共事务的处理
电子办公化现已成为政府各个部门处理日常事务的一种常识,也是为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种手段,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改善政府形象的重要途经。
电子政务的应用
电子政务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涉及各个管理方面,其主要领域分为四个方面:
政府为社会提供服务
当今政府提供服务主要包括:政府在网上发布政府信息和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向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接受社会公众通过网络进行信访,举报和建议、意见、论坛以及数据收集和统计;各类公共服务性业务信息发布和实施。如:税务管理、保险管理、建设管理、进出品管理等。
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
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办公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不同部门之间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公文传递及数据交换等
政府内部的办公管理
政府内部可以通过电子政务提高内部流转和审批效率能以及各类业务管理。如:日程安排、会议管理和机关事务管理等。并实施有效地进行行政监督和控制。
各种核密数据的应用
对涉有政府部门之间传递的密要文件的应用系统,其主要包括:机要、秘密文件管理系统,领导的日常安排等重大文件。
电子政务的意义和模式
电子政务的意义
在社会建设中,如何提高政府自身管理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和发展。这已成为社会最关注的一个问题,虽然政府行政方式很广,但是都要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信息化发展,来改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可以使政府的管理方式发展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透明度和公开性的变化。
因为在电子网络状态下,政府不仅把信息在网络上公开,而且能够让社会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以及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在电子政务中“政务”是主体是管理。而“电子”是一种手段,它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贴进人民群众生活,向社会开展广泛信息化服务,让人民能够享受到现代信息社会的服务质量,这就是电子政务的意义所在。
电子政务的模式
电子政务的模式非常广泛,也有不同的模式规范,其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简称:G2G)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和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电子政务的活动。在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模式下对行政效率的提高,不仅是局部性的,是整体性的。也是政府内部的电子政务,其主要包括:政府机构部门的业绩测量和评估,而且还包括政府机构之间即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垂直机构之间,由传统的操作程序,进行改进整合,使操作流程向省时、省力、方便的方向发展。政府间的政务主要表现为:政府内部网络办公自动化、电子法规、电子公文、电子司法档案、电子财政管理、电子培训等。
政府间内部网络办公自动化是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简称EDI),来完成政府机关内部日常行政事务的工作(行政交流、行政审批、办公文件收发等等)。
电子法规以电子化方式传递不同行政部门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使政府各个不同职能机构通过网络按照电子法规所规定的政策规范进行执行公务。
电子公文为了保障信息安全,不能被外部其它群体窃取政府间通过网络安全系统以数字化方式,向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瞬时传递文件。
电子司法档案是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的司法信息。
电子财政管理是国家权力机关及为重视的,为审计部门和相关部门提供分级、分部门、分时段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
电子培训是借助网络互交方式,帮助行政工作人员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各类电子培训课程等。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简称:G2B)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不仅使政府内部的行政效率也为政府与企业之间处理公共事务,进行业务与信息交换,建立了桥梁。政府对企业的电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政务,该方式就是政府和企业改变了传统的办事模式。其主要表现为:政府电子招标与投标、电子税务、电子外贸等
政府电子招标与投标是政府通过网络公布政府招标信息供企业时行电子投标或进行实地投标。
电子税务使企业通过政府税务网络系统在异地或办公室都可以完成税务登记和申报业务。
电子外贸国家为方便进出口企业专门开发的系统,是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网上发放、海关报关手续、网上核销、结汇等业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简称:G2C)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为公民提供各种业务服务,在电子政务模式下其体为代替公民与政府处理各种业务,缩短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方便政府为公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其主要表现为:网络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电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等
网络就业服务是政府网上人才市场以无时间地点限制方式通过网络发布用人单位与应聘都信息为企业和求职者在互联网上随时互动,寻找工作职位的机会。
电子医疗服务是政府医疗部门向当地居民提供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或在线咨询医师看病等一系列服务
电子社会保障是通过全国社会保障网络使公民能通过网络及时全面了解个人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各种服务以及各种医疗社会保险账户明细情况。
综合服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人数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公民的签证,都通过网络来进行申请以及火车票网上订购等等。
电子政务对社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电子政务对社会的影响
电子政务使政府通过网络技术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服务,从向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电子政务的产生它对社会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电子政务的社会正面的影响
转变政府的职能。是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政府行政诳率,政府部门利用网络资源来完善自身的职能,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扩大人民参政的通道。实现民主化进程,电子政务的实现可以促进新型政府的到来,它能够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公民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和公共参与便捷通道。
改变政府的工作方式。电子政务的产生,它对政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纸质化办公向无纸人办公形式发展。而且也为政府提供良好的存储空间。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电子政务产生后,政府通过自己网站,提供保密信息外,都通过网络进行。可以大大限制政府官员暗中操作空间,减少权力滥用。
提高经济效益,隆低管理成本。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经济效益,节省政府为公费用,同时政府可以通网络直接与公民进行沟通去掉官样和低效率的行政过程,减少政府管理层次,能够及时收集意见,提高反馈速度,也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流失或失真现象,从而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电子政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政府内部文件容易被侵害
计算机软、硬设备都有出现故障的可能,硬件的损坏可以导致通信中断,黑客的攻击等,从而造成政府网上办公不能正常进行。如若被黑客攻击,政府内部资料都被侵害,国家信息安全行不到保障。
削弱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电子政务产生后,许多事务都通过门户网站进行办理,从而减少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直接接触,使官民之间关系冷淡,减少政府与公民联系。
阻碍部分事业发展影响社会就业率
电子政务的推行使政府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内部工作人员受到挑战,同时办公自动化将使造纸、等办公用具的企业达到饱和,从而减产裁员导致失业率提高。
电子政务对社会影响的应对措施
借鉴外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如美国、英国、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信息安全和稳私有效的保护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许多国家在发展电子政务过程中极为关注的问题,为此政府部门应统一建立稳私保护标准。确保政府采集公众信息安全地存放和维护。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应措施。
加强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宣传吸引参与和互动
电子政务的真正发展取决于公众的参与决不能孤芳自赏,应该要加强网站建设同时最好能够充分利用传统的报刊,广播等传播媒体对电子政务广为宣传,让广大百姓能够了解电子政务并接受电子政务,让更多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参政议政,从而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应加强政府网站的互动性、应用性以便民形象吸引群众。
不排斥网民批评
网络本身具有技术价值,电子政务的建成意味着公开透明和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是为社会提供一个双互动的开放空间和平台,以便表达利益诉求提出意见以及监督行政。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的发展还建立在初期,不是一时可以完成和具备的,它的建立是从一个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电子政务的发展不公在于建立,而且也要加强宣传力度,要不断采取各种对电子政务不良影响的应对措施,积极采用网民的意见,统一采用服务化的方针,相信电子政务可以真正成为社会服务的好窗口。
参考文献:
陈次白 政府办公自动化原理与应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06-01
张锐昕:主编 电子政府概论 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晓林 杨锐 《电子政务》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政府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06-01
鲍宗豪 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