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控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一、 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及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公司也在逐步强化管理的重要,开始重视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1986年财政部发布企业基础工作规范对内部控制作了相应的规定,1990年以后,随着建立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以及依法治国的要求,在理论上开始对内部控制开展广泛研究,在实务上积..
加强内部控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一、 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及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公司也在逐步强化管理的重要,开始重视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1986年财政部发布企业基础工作规范对内部控制作了相应的规定,1990年以后,随着建立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以及依法治国的要求,在理论上开始对内部控制开展广泛研究,在实务上积极进行探索。许多企业为了规范企业行为,防范各类风险和经营失败,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1997年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台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以指导注册会计师评估内部控制及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1997年国家审计署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规定了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会计法》,将内部控制当作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的基本手段;2000年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卷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要求公开发行证卷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卷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在招股说明书中加以说明。这些法律法规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在理论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实施的情况还不尽人意。 以下从会计信息、资产、经营状况三个角度观察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的实施状况。 1、会计信息。1999年,财政部派检查组对110家酿酒企业的会计状况进行抽查,结果有102家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收入、费用不实的金额共计25亿元,导致虚假利润13.88亿元,其中会计报表利润与检查组核实利润金额相差一倍以上的达41家。 2、资产安全完整。根据2001年出版的《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介绍我国银行信贷资产存量的20%以上已形成不良债权,即成为呆滞、呆帐贷款。仅仅1994年全国用于核销贷款的坏帐准备金即达70亿元,仅1995年国家就拿出140亿元用于冲抵银行损失。 3、经营活动。根据国家经贸委有关资料,到2000年底,在1997年亏损的6599户大中型企业中任有3634家处于亏损状,亏损面占27%以上。在实现盈利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中盈利在100万元以下的临界企业就有4884家,占盈利企业的50.2%,这些企业“反弹”的可能性很大。
加强内部控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现状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 下一篇:论中国户籍制度改革 (5) |
点击查看关于 加强 内部控制 优化 公司 治理结构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