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XQJY1288 早期干预中心教师心理卫生研究早期干预中心教师心理卫生研究1(一)教师扮演的角色2(二)教师心理卫生的重要性2(三)国内有关教师心理卫生的研究状况2一、 研究方法31、1)被试3二、 数据统计与结果31、躯体化32.强迫症状43.人际关系敏感。54.抑郁。65.焦虑86.敌对97.恐怖108.偏执119.精神病性12三、..
NCXQJY1288 早期干预中心教师心理卫生研究 早期干预中心教师心理卫生研究1 (一)教师扮演的角色2 (二)教师心理卫生的重要性2 (三)国内有关教师心理卫生的研究状况2 一、 研究方法3 1、1)被试3 二、 数据统计与结果3 1、躯体化3 2.强迫症状4 3.人际关系敏感。5 4.抑郁。6 5.焦虑8 6.敌对9 7.恐怖10 8.偏执11 9.精神病性12 三、 结论与原因分析:13 (一)与全国常模(注2)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3 1、躯体化——全国常模值为:1.34±0.4513 该中心所测数据95.8%的人在此范围内,绝大多数人属于正常范围内。13 2.强迫症状——全国常模值为:1.69±0.6113 4.抑郁——全国常模值为:1.57±0.6114 5.焦虑——全国常模值为:1.42±0.4314 6.敌对——全国常模值为:1.50±0.5714 该中心所测数据95.8%的人在此范围内,绝大多数人属于正常范围内。14 7.恐怖——全国常模值为:1.33±0.4714 该中心所测数据95.8%的人在此范围内,绝大多数人属于正常范围内。14 8.偏执——全国常模值为:1.52±0.6014 该中心所测数据95.8%的人在此范围内,绝大多数人属于正常范围内。14 9.精神病性——全国常模值为:1.36±0.4714 该中心所测数据100%的人在此范围内,全部人属于正常范围内。14 (二) 原因分析14 四、 建议14 1、从头抓起,有效提高教师资格准入的门槛。15 2、整体联动,全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15 3、有的放矢,学校应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15 4、从我做起,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15 8、《教师的心理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新华网2003年8月16 早期干预中心教师心理卫生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幼 儿教师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全体教师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有轻微的强迫和抑郁症状;从职业的特殊性、经济压力、婚姻压力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教师 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早期干预中心教师心理卫生研究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绘画疗法在幼儿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 下一篇:在幼儿色彩活动中积极有效师幼互.. |
点击查看关于 早期 干预 中心 教师 心理卫生 研究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