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909
论幼儿入园前应做何种准备
[摘要]入园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是现代家庭中的一大事情,幼儿从温暖的家庭走向陌生的幼儿
园,生活环境、成人和幼儿的关系、幼儿的角色地位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幼儿没有群体生活的经验,
所有在开学几周中班里总有几个小朋友哭哭啼啼上幼儿园:有的拉着妈妈的手不愿妈妈离去;有的情绪紧张念叨
回家;有的离开集体单独活动;有的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有的幼儿来园哭、吃饭哭、睡觉哭、离园前还得哭一阵
等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为了使幼儿尽快地渡过这一适应期,顺利地溶入幼儿园的生活,本文从幼儿家长和幼儿
园两个方面对幼儿入园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做了深入阐述,并论述了幼儿入园前一系列的生活、心理、人际交往
等方面的准备训练,以使家长和幼儿园协调配合、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共同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让孩
子能更加顺利地进入幼儿园。
[关键词] 幼儿 入园
一、 前言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里,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高,于是婴幼儿教育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3
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最佳年龄,到了三岁,大部分的孩子已经会跑会跳了,也能使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
意见、愿望、情感,并和别人交谈。他们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
。
幼儿园是幼儿进入的第一个专业教育机构,也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正规机构的教育。
家庭中幼儿的活动虽有父母指导,但绝大部分家庭的计划不详细,目的不明确,方式方法也不一定得当
,幼儿更多的是自发探索或游戏,再加上家中老人的溺爱,孩子的教育更是难以实施。
而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引导,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并且与内容相结合创设
了特定的环境,配备了特定的材料,活动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在家庭中,由于家庭结构、关系及父母素质不同,幼儿的角色状况各异,有的处于绝对中心的地位,是
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有的则处于被严格控制的状态。这样就使得幼儿很难在一个平等、尊重的环境
下健康的成长。
在幼儿园中,除了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外,幼儿还享有同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权利,并且大部分的时间
是在与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过程中度过的。在这种相处的过程中,儿童学会尊重、服从同伴,这是建立良好人际
关系的基础。在幼儿园中,幼儿可以多层面地体验人际关系,多层面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在与教师的关系中,自
己是学生,是集体中的一员,在与别人相处中,自己是朋友、伙伴,正是在这种多层面的体验中,形成了儿童的
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进而形成了儿童的责任感、荣誉感及集体意识。在家庭中,幼儿与同伴相处对于儿童来说
并不十分迫切,而更多的是一种对成人的依恋感。3岁后,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有建立密切的同伴关
系的愿望,幼儿园中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对于儿童心理成长十分重要。因此,幼儿入园是促进他
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儿童进入幼儿园时面临着双重任务:第一,他必须乐意来园,愿意和幼儿园里的人来往
,并喜欢使用那里的物质材料;第二,他必须克服一些矛盾心情,即减少对父母或其他抚养者的依赖,才能愉快
的在幼儿园为他提供的新天地里生活,并在那里追求可能得到的新的满足。他必须适应与亲人分离,自由行动,
高高兴兴地去探索那些可能成为他快乐源泉的、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的新环境,他
对自己的自信心就会加强,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上幼儿园可以巩固他们在家庭和邻里中已经培养起来的信任感。
而对某些儿童来说,入园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可以使他们通过设法解决以前的难题,而逐步重建信任感。孩子
在入园之初会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帮助孩子顺利入园
,渡过这一适应期,将会对他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需要家长在入园前的一段时间里有
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准备训练,同时幼儿园及教师应开
展一些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地活动,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家庭、幼儿园配合共同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二家庭该做的准备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上幼儿园了,对整个家庭来说是件大事情,那么孩子
上幼儿园以前家庭该做些什么呢!孩子要上幼儿园前,家长最重要的是先去了解孩子即将就读的幼儿园环境,了
解幼儿园的时间安排、活动方式及幼儿园教师的要求,这样家长可以先在家里让孩子尝试在生活习惯等方面向幼
儿园的生活靠拢,使孩子顺利地入园,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一)生活方面的准备
1、作息时间 逐渐调整孩子的生物钟,使孩子一日作息时间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主要包括:早
会早起、每天午睡、独立入睡。
2、生活自理能力入园后,孩子将面对二、三十个同伴的大集体,一些生活方面诸如穿脱衣服、吃饭、
喝水、上厕所等基本上要靠自己去完成。入园前家长要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比如吃饭训练;要求
自己吃饭、吃饭时间和地点固定、不偏食不挑食。如厕训练。自己穿脱衣裤、鞋子。
3、卫生习惯 孩子入园前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漱口、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 社会交往及语言发展
教孩子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会与人交流,会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要使孩子能大声清楚地表
达自己的意愿,平时可有意识地叫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早期的交往经验对孩子很重要,多鼓励孩子与同伴
交往,懂得谦让,遵守规则,学会分享。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为了小朋友间的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有一些
规则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遵守,而这些都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相互谦让、友好合作、礼貌待人等良好品德将会使
幼儿很快融入到群体之中。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还要以朋友身份帮助幼儿理解
和运用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促使幼儿之间爱心的输出,有助于幼儿交往活动的成功。
(三)物品准备
1、学习物品的准备
2、生活物品的准备,父母可为宝宝多准备几套换洗的衣裤,尤其是裤子,因为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很容
易发生尿裤子的情况,有时一天可能要换三四套。父母还可为宝宝所有的物品做好标记
(四)心理方面的准备
孩子即将入园前,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件大事,任何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因素都会使孩子不愿意去
幼儿园。要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是首要的。
以“听”激趣,就是家长要先了解幼儿园,常向幼儿讲述园中趣事,以引起幼儿的共鸣,激发幼儿入园
的兴趣。
以“看”导行,就是家长在征得教师同意后,带幼儿到幼儿园观看或参与幼儿园活动,让幼儿通过看和
玩直接体验幼儿园的生活,以幼儿园集体的感召力,唤起幼儿入园的信心,引导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以“情”扩情,就是家长要创造机会扩大幼儿的情感圈,让幼儿将教师的真情纳入到自己的情感圈中。事实上,
幼儿入园前的情感圈仅限于父母等几个人。因而在情感上对身边亲人或看护人依赖性强,一旦离开这小小的情感
圈,幼儿就紧张、害怕、无所适从,最常见的防御本能
论幼儿入园前应做何种准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