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54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摘 要]: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21世纪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个体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的人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条件逐渐的提高,可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为何明显增多?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减少伤害
一、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健康”有三要素,心理健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可见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是非常之重要。
二、幼儿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
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物质条件和周围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但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我国幼儿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情况不容乐观。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对幼儿的心理是有一定的影响,但笔者觉得影响幼儿的心理最主要的因素是家庭、幼儿园里的教育和生活。当今社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使得许多家庭的夫妻关系陷入困境,其中直接的受害人之一就是孩子。孩子整日看到父母的谩骂和争吵,父母缺乏责任感、义务感,父母不和导致孩子情绪波动大,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和恐惧,容易产生敌意,缺乏同情心,嫉妒、残忍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的孩子从小就确实温暖和爱,或者得到畸形的爱,心情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的情景中,惶惶不可终日,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偏离。幼儿园的伟伟是一个漂亮的男孩,但他的性格和别的小孩完全不一样,没有别的小孩那样活泼可爱,他总是一个人看着某件东西在发呆,老师问他问题他也不回答,孩子们做游戏叫他一起参加他也不肯,感觉他总是担心什么事情样的。在老师的细心开导下,伟伟终于开口和老师说:“爸爸妈妈会不要我吗”?后来了解得知,伟伟父母经常吵架,使他心情处于紧张、恐惧中。下面就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见解和具体做法。
三、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和娇宠,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骄横的性格;代劳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差,缺少劳动自觉性;物质条件好,孩子所要有求必应,忽视应有的思想教育,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写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等等。
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父母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未来。东东可以说是幼儿园聪明又懂事的孩子,他5岁就懂得很多知识,能认识很多字,什么唐诗三百首啊,三字经啊,他都会背,而且还会解释诗歌的大概意思。对人也很有礼貌,像见到他人问好打招呼,分手挥手再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谢谢”等等。其实这些都和他出生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爸爸妈妈都是中学老师,他妈妈说:“他们喜欢看书,孩子也和他们一样很喜欢看书,有几次看到我们在看书,孩子他也会找出自己喜欢的书认真地看”。他对父母的行为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记在心上,并照此行事,这些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如果父母行为不端,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可想而知。就像幼儿园的晓晓,他爸爸经常赌博,从不关心儿子,还经常对儿子实行打骂教育,因此晓晓在幼儿园也会经常跟小朋友打架,出言不逊,恶语相向,而且性格暴躁。
四、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父母应精心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生活中难免有口角,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互相商量,相互体谅,不要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保护他的纯真!现在的孩子很聪明的。想法有很多,做家长的要经常和孩子谈心,有时候也要尊重孩子的看法,听听孩子是怎么样想的,多鼓励孩子,给孩子自信,多关心孩子相信孩子,因为在孩子眼中父母是最信任的,应该为孩子树立信心,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爱而感到家庭和睦幸福,生活快乐。这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都是很重要的。而父母不良的习惯会导致孩子行为越轨、性格内向、社交能力差等。就像我们幼儿园小朋友亮亮他父母离婚了,他的性格也特别的内向孤僻,从来不主动和小朋友一起玩,而且胆小怕事,老师和他聊天他也会很紧张,小朋友邀请他一起玩,他也是站在一旁看看,不愿意参与的。父母的问题使亮亮性格自闭,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教师的言行和的情绪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幼儿的行为。作为幼儿教师,无论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在组织幼儿活动之前一定要首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碰到不如意的事时,更需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努力争取在组织幼儿的每一次活动时,都能以积极的情绪去带动幼儿、感染幼儿,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应该经常向孩子们讲述在幼儿园有趣的事情,通过言语、表情、动作、身体接触等各种途径向孩子传达“我很在乎你”“我爱你”“你对我来说很重要”等的信息,时刻让孩子了解到老师在关心他的生活健康、思想品德、兴趣爱好、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不时的鼓励孩子“你能行”、“加油”、“别灰心”、等,孩子一旦有好的表现就鼓励他“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聪明”、“我真为你感到骄傲与自豪”等。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热情、真诚的期望,努力培养孩子对教师情感。